close
在東森論壇上,拜讀網友疾風所寫的「 降低金融業成本,有請財政部站出來! 」一文,其中有段論述,我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就在這裡提出。

疾 風網友提到:在台灣,從最簡單的印章文化來說,民眾可能身邊必須儲存一堆印章,還要記住那個印章是那個銀行,銀行須要一堆樓地板面積去存印鑑,從印章衍生 出的paper work 又是一堆,要聯行也要一堆paper work,印鑑移失、更改,還有用印章就會猖狂的人頭戶問題,這些除了加深銀行的人力負擔,成本負責,民眾麻煩,還有人頭戶的社會負擔;這種對金融進步一 點貢獻都沒有的印章文化,是不是太古老了,應該要改革?

其實目前我所知道的情況,不管簽名或者是印鑑,都需要很大 的樓地板面積去堆存相關的紙本,因為銀行的交易往往很容易牽涉到很多法律問題,所以銀行都希望做好保存的工作,以供日後舉證之用。但是銀行本身已經多數透 過電腦掃描,把這些資料化成圖檔,好讓各行在面對通儲、跨行提領交易的客戶,依然可以直接進行比對。所以說,不管你簽名、印鑑,對於銀行本身的負擔是一模 一樣!而且,依照我在花旗銀行的實際經驗裡面,我開戶還是得要在紙本上簽名當成比對的樣本,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常常我還得要去更新我的簽名紀錄,因 為我的簽名都會變,搞到最後,我直接用提款卡或者轉帳來處理,或者就是都帶著身份證,好證明我是本人。

對於人頭戶,我想印鑑也沒有什麼責任吧?!你現在去開戶,需要兩種證件,如果你齊備之後,不管簽名或者蓋印章,戶頭照樣開,不是嘛?!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印鑑並沒有製造任何問題,相對地當然也沒有減少什麼問題啦!

不 過我是很贊同國內的銀行本身實在是不需要那麼大的樓板面積當作門面,不過這樣大概很多老伯伯、老嬤嬤們就會面對不知道該怎樣用ATM 跟網路銀行的問題。我媽媽七十五歲,就什麼卡都沒有,每次詐騙電話打來,我就覺得好笑,因為她真的什麼卡都沒有,那裡來的新光三越、Sogo的刷卡消費 呢?!我個人認為銀行門市慢慢縮小消失會是一個趨勢,但是那需要時間,而且我在歐洲也看過很多挺大的門市,裡面也多半都是一些年長的人進出,我想,這需要 時間來慢慢改變吧?!

至於印鑑,我還是很喜歡自己刻、那挺好玩的!

(1)http://www.ettoday.com/2006/08/01/142-197256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urm 的頭像
    sturm

    臆想天地

    stu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